搜尋
Close this search box.

色彩的歷史與意義-白色

牛頓與白光的突破

1704年,艾薩克·牛頓在《光學》(Opticks)中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現象:白光實際上是由多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。這一發現不僅解開了光的奧秘,也打開了我們對色彩世界全新的理解。對於簡報設計師來說,這是一個重要的原理,因為掌握色彩的組成,才能在視覺呈現中創造出豐富的層次感。

湯瑪斯・楊格的三色論

在著名的《論光與色理論》演講中(1801年於皇家學會發表),湯瑪斯·楊格(Thomas Young)提出了“波動”或“波”理論,並且主張三色論。他指出,不同顏色的感知“取決於光進入視網膜時不同頻率的振動”。湯瑪斯·楊格所提出的三色理論結構後來由德國生理學家赫爾曼·馮·亥姆霍茲(Hermann von Helmholtz)量化,並形成了紅(R)、綠(G)、藍(B)的三原色理論。這一理論成為後世色彩學的基礎。

圖片來源: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File:RGB_illumination.jpg

RGB的調色盤中,R255 G255 B255呈現白色

白雲的色彩密碼

為什麼雲是白色的?原因在於一個叫「米氏散射」的物理現象。當光線穿過由無數微小水滴和冰晶構成的雲層時,光線被均勻散射,所有顏色的光混合後便呈現出白色。這種現象不僅僅出現在天空中的雲朵裡,也同樣出現在飛濺的水花中。對簡報設計師而言,理解這一自然現象,能夠幫助更好地運用色彩表現清新、透明和自然的感覺。

史前白色:從洞穴到調色盤

布隆博斯洞窟是史前時期的色彩工坊,這裡的早期人類已經學會了如何利用自然材料創造色彩。他們磨碎赭石岩石來製作紅色、黃色和橙色顏料。然而,白色——這個我們今天視為簡單的顏色,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更難駕馭的元素。即便如此,這些早期的藝術家已經開始用有限的色彩描繪他們的世界,這種對顏色的探索為後來的人類色彩表現奠定了基礎。

法國拉斯科洞窟:白色顏料的挑戰

法國的拉斯科洞窟展示了人類早期藝術的光輝,但白色顏料的來源卻始終是個謎。大部分白色顏料來源於自然礦物,如方解石或碳酸鈣,這些顏料經過仔細研磨後,成為當時藝術家的調色板之一。這種礦物顏料與其他色彩結合,使得他們能夠在石灰岩表面創造出不朽的藝術作品。

澳洲的圭昂圭昂藝術:色彩與精神

澳洲的圭昂圭昂(Gwion Gwion)藝術展示了早期人類對色彩的運用與情感的表達。他們以紅、黃、黑和白等顏色,描繪了獵人和精緻的武器,這些色彩深深植根於自然,反映了他們對環境的敏感觀察。這不僅僅是色彩的表達,更是他們與自然之間深刻聯繫的象徵。

亮度:色彩中的另一維度

對早期人類來說,色彩的運用並不像我們今天這樣豐富多樣。他們主要依賴於紅、黃和黑等基本色相。更有趣的是,他們似乎特別關注「亮度」這一色彩維度,從白到黑,他們通過光暗對比來創造視覺效果。這種技術在現代設計中仍然適用,亮度的運用可以強化信息的層次感和視覺焦點。

高嶺土:不可或缺的白色基調

高嶺土——這種來自大地的白色礦物,不僅用於製作陶器,還成為了早期顏料的重要成分之一。1959年,考古學家謝爾頓·傑德森提出,高嶺土可能是史前畫家們用來增強其他顏料效果的「增效劑」。即使到今天,高嶺土仍然廣泛應用於油漆、膠水和陶瓷製作,提供著不可或缺的白色基調。

埋葬效應:色彩的消逝與記憶

在史前時期,白色顏料並不像紅色那麼常見,這並不是因為它不重要,而是因為白色顏料難以保存。這種被稱為「埋葬效應」的現象,讓我們今天看到的岩壁藝術色彩可能並不完整。顏色消逝提醒著我們,藝術的真實面貌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豐富。

鉛白:美麗與危險的化身

Photo by DeAgostini/Getty Images

鉛白是歷史上最早的合成顏料之一。這種來自鉛和醋酸的化學結合,不僅為藝術家提供了光亮的白色,也成為了古代化妝品的主要成分。然而,這種美麗的顏料暗藏危險,據說伊莉莎白一世長期使用鉛白,最終因為鉛中毒而死亡。這種美與毒的二元性,讓鉛白成為顏料史上最矛盾的存在。

邢窯白瓷:中國白色藝術的巔峰

中國唐代的邢窯白瓷被視為白色陶瓷的巔峰,它的純淨和光滑被視為高貴的象徵。正如陸羽在《茶經》中指出,紅茶只有在邢窯白瓷中才能完美呈現其顏色。這一標準,使邢窯白瓷成為了當時社會精英追捧的奢侈品,並對後世白瓷的製作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
20世紀的白色革命:二氧化鈦的崛起

隨著工業革命的進展,科學家發現了二氧化鈦——一種無與倫比的白色顏料。這種顏料不僅具有卓越的遮蓋力,還沒有鉛白的毒性,迅速成為全球顏料行業的主宰。今天,二氧化鈦仍然是最受歡迎的白色顏料之一,被廣泛應用於油漆、化妝品和日用品中。

白色的極簡美學:無印良品與懷特公司

1980年,無印良品(Muji)創立,以其極簡的設計理念迅速風靡全球。白色在無印良品的設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,這種色彩既簡約又純淨,完美契合了無印良品「少即是多」的理念。

圖片來源:The White Company

同樣,1994年懷特公司(The White Company)將白色美學發揚光大,創造出一種「日常的安靜奢華」。白色既經典又現代,成為了品牌的核心,帶來了一種內在的寧靜與舒適感,這種情感共鳴正是品牌設計的靈魂所在。

整合自以下參考資料的內容:
1.全光譜
2.Getty Resources
3.MyLearning
4.artbysalman.com
5.The White Company
6.Country & Town House
7.Brownlee, Peter John. “Color Theory and the Perception of Art.” American Art, vol. 23, no. 2, 2009, pp. 21–24. JSTOR, https://doi.org/10.1086/605706. Accessed 26 Oct. 2024.
8.openAI

發表留言

訂閱最新文章

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歡迎訂閱!

返回頂端